他也配叫“大师”?
来源:寻找李少春公众号
文:孙佳良
“大师”一词在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:1、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,为大家所尊崇的人。2、某些棋类运动的等级称号。3、对和尚的尊称。作为释义1的运用,“大师”一词也常见于戏曲界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戏曲演员被冠以“大师”的名号,而他们真的称得上“大师”吗?
对于“戏曲大师”或“京剧大师”称号的使用,行内行外并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衡量标准,这也就使得“京剧大师”的队伍不断膨胀,以至于出现了“大师”遍地的状况。“大师”一词被滥用了,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那些至今仍被认可、不曾遭受质疑的大师都有哪些位。
一说到“京剧大师”,或许绝大多数的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梅兰芳先生,“梅大师”的称号可以说是当之无愧。尽管梅先生已经逝世半个世纪之久,但人们对他艺术造诣与高尚人格的尊崇和认可,却不曾因时间的推移而有些许的削减。因而,身后的毁誉,是“大师”的第一块试金石。
“四海一人谭鑫培,声震廿纪响如雷。”将谭鑫培老先生列入京剧大师之列,想必不会招致他人的反对之声,谭鑫培并非是京剧的始祖,在他之前也有如程大老板这样的梨园巨匠。但若论对后世梨园子弟的影响之深,对京剧老生行当发展的贡献之大,“无腔不学谭”足以体现。这样看来,奠定艺术风格,开宗立派,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,又构成了考量“大师”的标准。
再说李少春先生,他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,先天条件的优越,加之后天的勤奋与钻研,使他十分系统与完整地继承了前人的艺术精粹;时代的变迁与潮流的驱使,使他又投身于现代戏的创造与开拓之中,为京剧提供了另一种方向与可能。他是那个时代演员中的佼佼者,也是那一辈演员的一个典型性代表,承上而启下,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代表与标签,他称得上是一位“大师”。
综上所述,我们对于“大师”的评定有了一个最基本的标准。面对当下“大师”称号滥用的状况,我认为应把“大师”作为一个“艺术谥号”,用来称呼那些赢得生前身后名的、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不朽巨匠,如同“文正公”、“文忠公”一般,是对一个人一生成就的肯定与尊崇。活人称“大师”,便如同在劣质历史剧中,皇太后自称“孝庄”一般滑稽可笑。
如今,出于虚伪夸赞或商业炒作的需要,加之一些个人情感的催动,“大师”称号的使用变得没有了标准,没有了底线,这恰恰也暴露了人们敬畏感的缺失。对于传统的轻视使得大家对于事物没有了评判标准,对于先贤的不屑导致了人们的无知与自大,这也就造成了遍地艺术家、大师满街跑的荒唐局面。
“水军”、“脑残粉”的出现,也着实为伪大师们的诞生添了一把火。人为的操纵与从众心理的作祟,使得越来越多的欺世盗名之辈充斥在这个社会之中,就如同金庸笔下的星宿老仙一般,在徒子徒孙与趋炎附势者的吹捧中做着“神通广大,法力无边”的迷梦……
艺术需要有标准,赞誉需要有底线,我想梵·高生前不曾听到有人称其为大师,而在他去世之后,他的艺术却受到了后世疯狂的追捧。当人们在他的画作前击节赞叹时,出于本能呼出的那声“大师”才是真正的大师。
我想,艺术的标准是通用的。
2024-10-16 14:36:39
2024-10-16 14:35:51
2024-10-15 10:14:13
2024-10-15 10:12:30
2024-10-15 10:09:31
2024-10-15 10:08:10
2024-09-09 15:23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