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“拜师”不代表传承

2021-04-28 16:04:29 来源:万众网影film

梨园行讲究师承,师出名门,是一个演员一生值得炫耀的资本,但“拜师”并不一定代表着传承,没拜师的亦未必没有传授,在浮躁的当下,“拜师”愈发流于形成,充其量算得个传统礼仪的活化石,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1961年12月16日,在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的拜师会上,周信芳先生在北京收了四名徒弟,他们是:中国京剧院一团的李少春先生、中国京剧院二团的李和曾先生、云南京剧院的徐敏初先生和江苏常州京剧团的明毓琨先生,这四位弟子均是名动一时的演员,且各有师承,舞台艺术也是各有特色,我们不否认他们或多或少的向麒派艺术汲取了养分,但究其根本,这场拜师更大程度上是国家给予周信芳先生个人的一种荣誉,别人不说,让唱正宫调的李和曾先生去学云遮月的麒派声腔,这不是难为人吗?

也是在1961年,当时中国京剧院的两大武生李少春先生、张云溪先生向盖叫天老先生投贴拜师,在拜师会上,盖叫天老先生将马鞭作为礼物赠送给李少春先生和张云溪先生,意为“各奔东西”,盖老明白,国家给予的荣誉归荣誉,“拜师”只是个仪式,各自的艺术见解与风格流派不可强求。

“拜师”不能代表传承,可没拜师的却未必没有继承。国剧宗师杨小楼一生正式收过的弟子只有三人,分别是侯海林先生、延玉哲先生和傅德威先生,然而最具杨先生风范的还应是孙毓堃先生,无论从模样、扮相还是戏路、气势,都可以算得上是酷肖,当年拍摄电影《借东风》时,马连良先生的孔明、谭富英先生的鲁肃、叶盛兰先生的周瑜、萧长华先生的蒋干,如此阵容却也只有孙毓堃先生的赵云能与之匹配了,仅一个起霸和几句念白,便是杨派正宗无疑。

时至今日,“拜师”愈发流于形式,“拜师”的动机不纯,“拜师”不为学戏,更谈不上传承,而是被虚荣和利益所充斥,有的便好似旧上海青帮的“拜老头子”,递了门生帖,便算作是我的门人,至于是否深造自己的艺术、是否继承、传承这一门派的艺术特色,于师、于徒都显得不这么要紧了。有的老先生年过耄耋,依然收徒几人,不要说教戏,便是身边的亲属怕都认不全了,有的艺术家干脆过一把收徒瘾,批量招收门派传人,九个、十个、二十个……来者不拒,轰轰烈烈的操持一把、宣传一把,而后师徒形同路人,各奔东西,却又彼此心照不宣,将二人的师徒关系保留在对外的宣传与演出的海报之中。

梨园界看重师徒名分,可这仅仅是个“名分”,不能代表传承,更不能代表艺术水平的高低,有的演员天天唱戏歌却楞说自己是梅派,有的演员天天参与综艺节目却到处宣传自己是余派,这其中,一部分归结于他们寡廉鲜耻,一部分也应归咎于一些老先生收徒不加甄别,五万收一个、三万收一个,多收多挣钱,明码标价,都成了工业流水线了,如此“拜师”究竟还有多少价值,且交于公论吧。

×
×